全国各类粮企收购粮食预计8000亿斤******
本报北京1月11日电(记者杜海涛)记者从11日召开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获悉,2022年夏粮收购圆满收官,秋粮旺季收购平稳有序,预计全年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8000亿斤左右,与近年来平均水平相当,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、促进粮食高效流通、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当前,秋粮收购处于高峰期,进展总体平稳有序。截至1月5日,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2324亿斤,同比基本持平。目前,南方中晚籼稻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,收购进度已过九成;东北、华北正在集中上量,东北粳稻收购进度近八成、玉米超四成,华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度超四成。
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,国家有关部门先后批复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黑龙江五省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,共安排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790多个、仓容560多亿斤,完全能够满足收购需要。截至目前,五省已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中晚稻180多亿斤。
大陆要求台湾食品企业交出“机密配方”?国台办回应******
中新网1月11日电 针对台“食药署”声称大陆刁难台湾食品企业注册,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1日回应指出,这本来就是个单纯的企业注册问题,解决起来并不难。民进党当局不积极帮助企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?不能不令人怀疑他们是在将经贸问题政治化,将简单问题复杂化。
11日,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。有记者提问:据关于台湾食品企业注册,台“食药署”声称是大陆在刁难,要求台湾业者交出“机密配方”,请问对此有何评论?台湾业者如何能够重新申请通过?
对此,马晓光表示,自去年12月上旬以来,国台办发言人先后三次通过书面新闻稿就此说明情况,澄清事实,驳斥民进党当局政治操弄。马晓光并就此再说明四点:
第一,大陆发布《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》(海关总署第248号令),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向大陆境内出口食品的生产、加工、贮存企业的注册管理。该规定优化了注册程序,对不同类别境外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,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和所在地主管部门监管责任,旨在保障进口食品安全。一言以蔽之,这么做是为了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权益。不仅根据世贸组织有关规则进行了通报,也通报了台湾方面。根据这一规定,台湾食品生产企业应补充完善相关注册信息。这不是禁止台湾食品企业产品输入,更不是民进党所说的“贸易障碍”“歧视待遇”。
第二,台湾食品生产企业应提供的注册信息,与其他境外企业是一致的,其中按要求填报的原料配料相关信息,是为了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,不存在所谓要求交出“机密配方”的问题。这些信息不会对外公布,不会影响企业权益。事实上,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。
第三,台湾部分企业目前暂未获得注册,主要原因就是提供的注册信息不完整不规范。虽然我们通告的期限到了,但只要按要求完善注册信息,经审核合格后依然可以向大陆出口产品。据了解,目前一些台湾食品生产企业已经补充了注册材料,有关主管部门正在进行审核,对于符合要求的,将予以注册。
第四,这本来就是个单纯的企业注册问题,解决起来并不难。岛内媒体已经指出,是有人故意把它变成了“罗生门”。令人不解的是,为何在有充裕时间的情况下,民进党当局不积极帮助企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?不能不令人怀疑他们是在将经贸问题政治化,将简单问题复杂化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